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6月27日上午,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学校党政领导、处级干部、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各类人才和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王辉主持会议。



会上,校长蒋鲲作人才工作报告。他指出,近五年来学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汇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青年人才教学科研活力竞相迸发,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学校获评省部级及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91人,并实现了我校自主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的历史性突破。学校各类人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分析了当前学校人才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下一步人才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学校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实施“1951”人才工程,坚持党对学校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广开引才渠道,创新育才模式,完善绩效管理,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动能,为全面推进“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会上,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永斌就人才工作有关政策文件的编制情况进行说明。他从“一个工程、二个衔接、三个导向、四个结合、五个维度”对本次提交会议讨论的人才工作文件的编制背景、预期目标和总体思路进行了全面阐释,对学校人才引进、培育支持、绩效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举措进行了深入解读。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砾宣读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受表彰个人名单,校长蒋鲲为美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颁奖,校党委书记孙立军为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孟宪德教授颁奖。

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代表文学院院长侯敏以引进人才张锦池、邹进先、傅道彬三位先生故事为引,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构建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三个方面分享了文学院打造有温度人才“育留”环境的宝贵经验。

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凤聚焦精准画像、确立引才“坐标系”,主动出击、激活引才“一盘棋”,“四色维护”、构筑引才“强磁场”三个维度,深入分享了学院引才的“三部曲”。

高层次人才代表美术学院院长孟宪德以其自身成长历程为主线,从感怀师恩、饮水思源、感恩奋进三个过程讲述了其成长成才源于母校的悉心培养,其成绩成果来自学校人才工作的有力支撑,未来将续写服务和建设哈师大崭新篇章的奋斗故事。

引进人才代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王晖教授生动讲述了自己作为引进人才从选择到融入、从探索到收获的个人经历,未来将继续以哈师大人为荣,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将感恩化作接续奋斗的决心与担当。
校党委书记孙立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五年来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指出学校最新制定的“1951”人才工程和配套的四个实施办法规划细致、布局长远,但也强调学校在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令人警醒。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人才工作,孙立军对全校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提高站位、把握形势,深刻认识人才工作对于学校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着力解决“发展方向”的问题。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的模式转变和历史机遇,从落实战略和把握全局的高度来推进学校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引领驱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引育并举、一体推进”三大校内人才工作原则,将人才工作成效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二是精准发力、系统推进,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着力解决“怎么聚人”的问题。要通过强有力的引才机制、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将“能够引领学科专业发展、担当教学科研重任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潜心治学、矢志不渝攀登学术高峰的创新人才”“能够扎根龙江、服务龙江教育事业的高水平师范人才”凝聚在校,形成“引得进”“育得好”“留得住”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三是系统集成、一体贯通,构建具有哈师大特色的人才使用机制,着力解决“如何用好人”的问题。要明确“用得好”的核心目标,实现人才与学科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着眼于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学科设置调整、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联动,构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要理顺“怎么用”的关键环节,持续简政放权为人才松绑减负,健全完善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管理机制,向用人单位充分授权,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要构建“用得如何”的成效评估,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着力解决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完善以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倡导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取向,持续深化分类评价改革,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会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牢固树立“人才强校、人人有责”的强烈意识,形成全校上下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和思想自觉;要凝聚全校智慧力量,进一步完善各项人才制度,各教学单位要在精准引才、科学育才、大胆用才、用心留才上下真功夫,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钻研政策、主动作为,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更加宽松包容的良好生态,切实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成就感和满意度,奋力开创我校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崭新局面!
(刘佳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