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2025年7月6日,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39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深度融入思政课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孙立军,特邀点评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奉臻,特邀点评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段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衡,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主任苏泽宇,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宋佳东、院长刘爱军等出席论坛。

论坛合影
开幕式上,孙立军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品牌活动正当其时,不仅为全国思政课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更是一次为补齐青年思政课教师理论、实践、历史、学情、教学法五大共性短板的有益尝试。第39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必将有力推动我校及黑龙江省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期待通过各位“青椒”的精彩展示,可以推动思政课教师深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为推动全国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孙立军致辞
王易在致辞中指出,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重要体现,也是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关键之策。第39期青椒论坛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深度融入思政课”开展研讨交流与教学示范,可谓恰逢其时。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高校一道努力,共同探索打造大中小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致辞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爱军主持开幕式
随后,王易为我校颁发“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承办证书。王易、孙立军为参与教学展示的八位“青椒”颁发“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参与证书。开幕式由刘爱军主持。

颁发“青椒”论坛承办证书

颁发“青椒”论坛参与证书
论坛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兰洋、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然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兰洋主持上午场论坛报告
在上午场论坛报告环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明琨以“新质生产力融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教学思考”为题,依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章第二节相关内容,阐明了新质生产力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具体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明琨展示教学设计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美微展示了题为“以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青年创新之志”的教学设计。她以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案例为切口,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发展动因与实践路径,厘清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之间的关系。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美微展示教学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键通过“溯历史之脉,启‘新质’之思——新质生产力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的逻辑与路径”这一题目,构建了历史—现实—价值三重逻辑框架的教学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键展示教学设计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吕菁楠通过“新质生产力:中国道路应‘生产力’发展之需——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第一节”这一题目,以丰富、前沿的具体案例深度阐释,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物,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成果,感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进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吕菁楠展示教学设计
徐奉臻对上午论坛的四位青年教师的展示进行了点评。她从教学内容、融入对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讲授主题的深度与高度、教学方法五个层面肯定了四位青年教师将新质生产力中蕴含的因果关系、基本规律、内在原理、生成机理、内在价值以及根本立场融入思政课教学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对青年教师所运用的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原典阅读法、比较教学法、图式解读法、逻辑推理法等进行了分析说明。同时,她还提出思政课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板,而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青年教师要展示出思政课的历史深度、知识宽度、逻辑力度、哲学高度和情感温度,以此彰显出思政课所具有的思想和理论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奉臻教授作点评和分享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然主持下午场论坛报告
在下午场论坛报告环节,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侯坤通过“深挖新质生产力,讲好‘中国精神’—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专题为例”这一题目, 他从历史传承、现实创新与价值驱动三重逻辑对新质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精神进行深度对话,揭示新质生产力既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更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侯坤展示教学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岩通过“新质生产力:循‘新’而动,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这一题目,凸显了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知行合一的教学导向,从探识明理到践之于行,最终达到“构知、铸魂、育人”的目标。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岩展示教学设计
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孙宇航通过“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六章第二节”这一题目,锚定“健康中国”战略与新质生产力交汇点,阐明了新质生产力通过重塑健康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命质量,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动力和战略抓手。

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孙宇航展示教学设计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安莉通过“筑牢大国粮仓的‘新质’基石——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六章第四节”这一题目,运用“问题链+讲授+案例”推进的教学方法,坚持小切口大格局,将黑龙江的生动实践融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深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价值,实现了课程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育人效度的统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安莉展示教学设计
专家点评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奉臻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虹教授对上午和下午各4位“青椒”的报告进行了精准、精彩点评,为青年教师的教学探索提出了有益建议。 段虹对下午论坛的四位青年教师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四位青年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展示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核心,将前沿理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讲道理”的本质要求。她指出,四位教师的共同特点是目标明确、方法生动、热爱教学、育人价值突出。她勉励青年教师要认识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需做到知识与思想、感性与理性、学理与政理相结合,以真理话语直指人心,以主流话语引导行动。教师应怀着对学科的爱、对学生的情,讲好人间大道,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品格品行。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段虹作点评和分享
刘爱军在闭幕式总结中强调,要把新质生产力理论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讲透新质生产力,以实现“以理服人”;要讲活新质生产力,以实现“以情感人”;要讲深新质生产力,以实现“知行合一”,有针对性地创新优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本次论坛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在哈40余所高校教师代表现场观摩,近4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同步观摩学习,实现了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能力的论坛目标。
(安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