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大要闻 -> 正文

“共生之境—牟克&柳巴文·阿纳托利·阿列克桑德罗维奇联合作品展”开幕式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9-0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教育向北开放新格局建设,切实促进中俄教育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9月6日下午,我校国际美术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在美术馆联合举办“共生之境”中俄联合作品展开幕式。

我校党委书记孙立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更是中俄文化深度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实践,凝聚了两位艺术家对自然、生命、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俄艺术在理念与情感上的共鸣。他指出,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特别是在中俄艺术教育领域持续深耕,与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共同成立我省首所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美术学院”,并携手成立“中俄美术联盟”。下一步,学校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合作,拓展师生互访深度,推进联合创作与科研攻关,持续发挥“中俄美术联盟”平台作用,为构筑我国文化艺术交流向北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院长、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柳巴文・阿纳托利・亚历山德罗维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联合作品展展示了两国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搭建起了友谊与艺术交流的桥梁。希望通过此次作品展,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谊,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其中,相互学习借鉴,为两国艺术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赵云龙在致辞中指出,两位艺术家的创作融合了俄罗斯传统学院派技法与现代绘画语言,实现了西方绘画形式与中国绘画意境的交融,对推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国际美术学院院长牟克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联合作品展的主题表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共生、文化与艺术的交融、情感与精神的共鸣,注入了哲学思想中追求的精神与生命的思考。旨在为夯实中俄美术联盟发展根基,推动国际艺术交流、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传承和创新艺术文化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吉娜・柳巴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王海涛,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黑龙江省委主委、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马立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中共六大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公使衔参赞张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航空航天参赞张沅,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张奎,黑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晓龙;我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石正军,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艳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王铁牛,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油画学会主席田卫平,中投新兴教育董事长李景彬;省内外部分高校美术学院院长、美术界同仁,来自7个省份参加“柳巴文大师班”的60余名学员,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处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联合作品展开幕式。

本次联合作品展以“共生之境”为主题,荟萃了中俄两位艺术家跨越文化边界的百余件心血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油画的独特魅力与技艺精妙,更传递了创作者对艺术之美的深刻且独特的思考。展览期间,学校还将举办“柳巴文大师班”油画创作教学等活动。

(刘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