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推动构建学校“大思政”体系,持续深化学校场馆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勇于担当的青年骨干,11月5日下午,我校在培训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第十五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式。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砾参加开班式并讲话。党委常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张艳君,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羽,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共青团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员会相关负责同志,学校团委全体同志、第十四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优秀学员代表、第十五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师生参加仪式,开班式由校团委书记刘春玲主持。

郭砾在讲话中指出,学校作为首批且全省唯一的全国“青马工程”研修基地,持续深化“12345”青马学员培养模式,累计输送3000余名优秀学员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岗位创造闪光的业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发挥“蒲公英效应”。她对本期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深学细悟,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依托本次培训班的课程教学、现场研学、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学细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要广宣勤讲,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传播者”,要创新话语表达,用好“青言青语”“网言网语”做好理论阐释,把实践淬炼作为“实训课”,依托学校“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青年突击队”等载体,用青年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要奋楫争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实践者”,要涵养“春起之苗”的蓬勃朝气,在笃信中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奋进力量,在笃行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切实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
郭砾为学校第十五期“青马工程”培训班授旗。张艳君宣读第十五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分班情况及聘请指导教师名单。王羽宣读第十四期“青马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名单。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部(处)长王彦庆为第十四期“青马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代表颁发证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宋佳东为第十五期“青马工程”培训班指导教师代表颁发聘书。



乡村振兴与区、县团干部专项班学员代表、哈尔滨市呼兰区团委书记宋建申在发言中对哈师大团委搭建的优质学习交流平台和淬炼思想、共话使命的机会表示感谢,她表示将强化理论武装、锤炼工作本领,引领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充分融入共青团工作体系,携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学校第十五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理论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然在发言中表示,将发挥马理论学科专业优势,以自身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学校第十五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代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李思潼在发言中表达了全体学员将扎实学习理论知识、坚持躬身实践、锤炼品德修为的共同决心。
中学青年提升班学员代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级学生刘润璋在发言中表示,将倍加珍惜我校提供的宝贵机会与学习资源,努力担当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开班仪式结束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梁巍以“让自己的心灵配得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为题为参训学员作培训班首场辅导讲座。授课从“读懂真理内核”“校准青春心灵”“践行真理力量”三个维度,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与发展性,并结合我校刘羲檬、朱自豪等青年学生榜样故事,解答“青春该锚定何处”“如何补齐精神短板”的困惑,让真理的力量真正走进学员们的心里。
我校第十五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将以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包括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方面培训,重点依托学校场馆育人机制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周期为1年。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青马工程”提质扩面,着力构建分层递进式思想引领新格局,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理论武装的“示范班”、实践锻炼的“练兵场”和青年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引领学校团员青年为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李钰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