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教育科学学院实践团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30

(刘恩权/文)2023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教育科学学院实践团申报的推普项目成功入选。学院党委书记刘兆华、党委副书记范晓丹、副处级辅导员刘恩权带领实践团于7月25日—26日在木兰县建国乡开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为提升乡村青少年的普通话水平、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师生走进木兰县建国乡第一中学的课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开展普通话培训系列课程,精心设计升旗仪式、“益堂好课”、绕口令比赛、你“话”我猜等系列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知识、领略语言魅力、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孩子们讲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浓厚兴趣。实践团为每位同学发放了小礼品,以表彰他们在课堂上的认真态度和优异表现,并鼓励他们成为“小推普员”,影响身边人,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助力家乡振兴富足。

实践团在木兰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的协助下,采用街头随机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调研建国乡各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普通话运用情况及熟练程度,详细了解村民的普通话学习状况、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累计收集九十余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扎实的基础数据。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积极鼓励村民们用普通话交流,及时纠正错误发音,并通过发放推普宣传单、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沟通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在木兰县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实践团近距离感受木兰县红色文化的历史脉搏,追寻革命足迹,补足精神之钙。团队师生在观看马旭事迹和东北抗联木兰抗日根据地专题展过程中,深刻体悟了老一辈革命家马旭夫妇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光辉事迹,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党和国家奉献终身的热烈情怀。在红色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实践团师生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庄重许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青春诺言。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 语言文字对内承担着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对外也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责任。在本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哈师大学子走进课堂,深入村民,以实际行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广度、深度、准度,以青春之力量、青春之活力、青春之创意在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中书写青春力量,让“推普之花”开遍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