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学科专业发展、强化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11月7日,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牵头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全球视野·中国力量”未来人才启航计划活动。本次活动汇聚省内高校师生代表近500人,以高规格、专业化、多元化的特色,为我校师生搭建了链接国际组织、对接优质资源的高端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阐释新时代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分享该校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经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张学仁着重论述了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深入分析了人文交流在增进国际互信、构建合作平台方面的关键价值;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少松立足黑龙江地缘优势,梳理了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育与区域对外交流重点方向;联合国大学校长、副秘书长Tshilidzi Marwala教授在线上致辞时从全球治理维度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并为我校国际化办学工作提供了前瞻性指导。
主旨报告环节,项目官员与行业专家结合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工作经历,解读国际化人才必备的全球视野、综合素质和国际胜任力,为我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提供借鉴。互动工坊中,我校学生积极参与留学规划、议题研讨等活动,与专家及兄弟院校深入交流,直言“干货满满、受益匪浅”。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文博在抽奖互动中脱颖而出,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原副司长王之佳教授亲笔签名的学术著作《绿色足迹:联合国与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参会亮点。

此次参会是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服务学校发展战略、赋能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有力举措,为学生搭建了与国际组织、行业专家直接对话的优质平台,助力相关学院完善国际化建设指标、开拓国际交流渠道。下一步,国际交流合作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为核心目标,深化与国际组织、优质高校的合作联动,推动国际交流资源向学科建设、人才培育一线下沉,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能够参与全球治理、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盖雨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