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校教育科学学院邀请,2025年9月2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郭戈教授与余宏亮教授应邀在社科楼213教室为师生带来一场思想深邃、视野宏大的学术讲座。两位教育学界资深专家围绕教育学的心理学根基与教材建设的未来图景展开了精彩分享,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云奔教授主持讲座。
郭戈在讲座中深刻阐述了心理学对教育学的奠基性作用。他认为,真正有成效的学习应依次达成“学会、会学、爱学”三重境界,其最终目标是点燃学习者内在的、可持续的求知热情。郭戈特别鼓励本科生尽早体验科研过程,将学术写作与深度思考视为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并分享了关于科研方法、兴趣培养及教材研究的心得。他结合自身从历史研究到学派构建,再到深耕教材出版的学术旅程,生动展现了学术探索如何成为实现个人价值、赋予生命意义的广阔舞台。他殷切期望中国教材研究能走向更深层的学科自觉与理论创新,为年轻学人铺就成长之路。

余宏亮则聚焦于教材的多重属性与理论建构。他系统论述了教材同时承载的政治性、人民性、战略性与教育性,强调教材建设是国家大事。为此,他提出需要构建一个融合了政治学、文化学、编辑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六维”理论基础,并在此之上形成科学、价值、技术、规范四大理论象限,以支撑教材学的系统化发展。面向未来,他展望了教材学科重点发展的五大分支方向,大力倡导“中国经验,国际表达”的研究路径,并指出必须加速推进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制度化保障与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从而有力支撑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通过两位教授的讲述,与会师生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本质与教材功能的理解,明晰了未来研究与实践的方向,并纷纷表示,将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积极投身于教育创新与学术探索的浪潮中,共同为谱写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于雪/文)